8、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pdf
安全评价报告网上信息公开
报告编号:赣通矿现评字(2021)012号
项目名称 |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
项目简介 |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矿区位于江西省寻乌县城32°方向8km处,地理坐标:东径115°40′00″~115°42′45″,北纬:25°00′15″~25°02′15″,面积3.3767km2。行政区划属寻乌县澄江镇、文峰乡管辖。矿区有简易公路通往县城,县城206国道北通安远至赣州;南至广东平远、梅州;东达福建武平,交通较便利。 寻乌县上都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6年7月注册成立,由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厦门万旗股份有限公司、寻乌天宇矿业有限公司三家股东合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建设及生产经营工作,公司注册资金为2500万元。 2006-2007年,公司委托了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对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进行前期探矿,2007年4月地调队提交的《江西省寻乌县铜坑嶂矿区钼铜锡矿普查地质报告》,经原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赣国土资储备字[2007]035号)共获得332类钼矿石量224千吨,钼金属量419吨,333类钼矿石量68.2千吨,钼金属量852吨,(332+333)类合计钼矿石量906千吨,钼金属量1271吨。2007-2008年,委托了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对本区进行了以钼为主的详查找矿工作,提交了《江西省寻乌县铜坑嶂矿区钼矿详查地质报告》,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赣国土资储备字[2008]024号)共获得332类钼矿石量509千吨,钼金属量560吨,333类钼矿石量861千吨,钼金属量1065吨,(332+333)类合计钼矿石量1370千吨,钼金属量1625吨;333类伴生普通萤石矿矿石量1370千吨,CaF2量101千吨。矿山2008年8月3日取得了原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3.4km2,开采深度为+800m至+100m标高,共有4个拐点圈定;采矿权人为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矿山名称为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经济类型为国有企业,**期至2017年8月。2008年6月27日取得江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达的“关于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项目核准的批复”。 2007年9月,公司委托了山东金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采选300t/d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了赣州通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采选300t/d建设工程地下开采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并进行了备案(备案号[2008]004)。 2008年6月,矿山委托哈尔滨黄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采选300t/d建设工程初步设计书》。2008年10月17日,原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设计》进行了评审,原则通过专家组评审。2008年10月25日,由于矿山补充勘探成果与原地质勘探报告存在**的出入,采矿条件发生局部变化,设计单位与矿山沟通后对供风系统、供电系统进行局部变更,并出具了变更说明。2009年4月22日,矿山取得原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达的《关于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采选300t/d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赣安监非煤项目设审[2009]028号);设计采用平硐开拓,设计开采范围为矿区范围13~14勘探线,+570m至+510m之间的矿体,共布置+570m、+540m、+510m三个中段,生产规模为300t/d,采矿方法为全面留矿法。坑内运输采用电机车运输,矿井通风采用单翼对角抽出式机械通风,主扇型号为DK40-8-No18,功率37KW。 2009年4月22日,矿山取得设计审查批复后,在建设施工中由于局部现场条件的变化,在与设计单位沟通后,对矿山运输系统、采矿方法进行了局部变更。2009年6月22日,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说明,主要变更内容为:1、为了减少远距离人力推车劳动强度,在+540m中段增加装载机配小型汽车的无轨运输方式,作为有轨运输的补充。即+540m中段6-10线之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9-6线之间仍采用有轨运输。2、对基建过程揭露发现,矿体倾角大余50°以上的矿体,设计增加平底结构的浅孔留矿法作为全面留矿法的补充。 矿山在后期基建施工过程中,矿山与施工单位结合现场情况的变化,为了便于施工、管理的实际需求,经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2010年9月矿山委托了设计单位对设计**采用采矿方法、开拓运输方式及供配电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补充。同时结合**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文的相关规定,设计增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相关内容。因该部分变更属重大变更,设计单位重新编制了《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变更设计初步设计书及安全专篇》。2011年1月26日,原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变更设计》进行了评审,原则通过专家组评审。2011年4月26日,矿山取得原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达的《关于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初步设计变更审查备案的意见》(赣安监非煤项目设审[2011]022号);设计变更主要内容:1、供风系统:原设计供风系统为集中供风方式,变更为分区供风方式。2、运输系统:原设计在+510m中段采用电机车运输,+540m、+570m中段采用人力推车,变更为+540m中段增加装载机配小型汽车无轨运输,并增加尾气净化装置。3、采矿方法:原设计采用全面留矿法,变更对矿体倾角大于50°的采用浅孔留矿法。4、增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内容。 矿山基建工程于2009年5月开工建设,2011年4月建设主体工程项目基本完成、投入试运行。2011年5月,矿山委托江西赣华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编制了《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2011年5月26-27日,原江西省安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并会同赣州市、寻乌县安监局,对矿山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设施进行了现场竣工验收,专家组原则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2011年9月30日,矿山取得了由原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达的《关于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地下开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批复》(赣安监非煤项目验批[2011]027号)。 2011年12月27日,矿山取得了由原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赣)FM安许证字[2012]M1533号,单位名称: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地下开采,主要负责人:陈志民,单位地址:江西省寻乌县文峰乡,经济类型:股份合作制,许可范围:钼多金属矿10万t/a,平硐开拓,+570m~+510m范围2个地下开采中段,**期:2011年12月27日至2014年12月26日。 2011年12月,矿山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严格按照设计回采顺序要求进行开采,对许可范围内的 Mo1、Mo2、Mo3、Mo6、Mo10号等矿脉进行了开采。2012年6月22日,因钼矿产品价格持续暴跌,矿山转入停产状态,并向原安监、**等部门申报了停工停产报告。停产期间矿山全面部署了安全保障工作,同时完成了采矿许可证的延期工作,采矿许可证**期至2020年6月30日。 2020年上半年,随着**经济回暖复苏,有金属行业钼矿产品价格有所回升,公司决定恢复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的正常生产工作。根据《江西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停产停建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赣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规范非煤矿山停产停建及复产复工安全监管工作的通安》文件要求,矿山已停产停工近8年,应履行“停产停建6个月以上的非煤矿山复产复工的程序”,即企业组织开采安全设施设计符合性诊断,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根据(赣市应急字[2019]47号)文件要求,矿山安全设施设计未发生重大改变的,可按停产停建6个月以内的非煤矿山复产复工的程序执行。2020年3月31日-4月1日,矿山组织专家组开展安全设施设计符合性诊断,并委托评价单位对矿山开拓运输、通风、供电等各系统现状进行符合性勘查,专家组提出了整改意见及建议。本次安全设施设计符合性诊断结论为安全设施设计未发生重大改变。矿山根据诊断自查结果及评价单位提出的现场问题进行整改,并编制了复产复工安全条件验收方案。 2020年6月30日,采矿许可证到期后,矿山进行了采矿权价款处置,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5月21日价款处置期间矿山井下整改工程处于停工状态。 2021年5月21日,矿山取得了延期换证的采矿许可证后,根据“赣市应急字[2019]047号”文件要求,重新向寻乌县应急管理部门申请复产复工整改工程实施。 目前,矿山已重新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了安全生产**小组,组建了安全科、采矿车间、办公室、财务部、供应部等专业科室。重新招录相关技术人员,并认真组织了员工学习各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安全知识,开展了员工岗前培训和三级安全安全教育,并应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成了隐患排查体系、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立,编制了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启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完成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 矿山完成了井下通风、供电、供风等系统工程整改后,2021年8月委托了江西华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对矿山设备设施、通风系统进行了安全检测,检测结论合格,并出具了安全检测检验报告。 目前,矿山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平硐开拓,已开拓了+570m、+540m、+510m三个中段,其中+540m、+510m为回采中段,+570m为回风中段。各中段均开拓了辅助平硐与地表贯通,用于回采时的人员、设备、材料进出及回风之用。其中+570m中段由五个平硐开拓而成,分别为南部与北部平硐开拓而成,即南部PD570、北部由东往西分别命名为PD570-1(设计名称PD570N)、PD570-2(设计名称民采硐口,利旧工程)、PD570-3(设计名称PD570W)、PD570-4(设计名称原有探矿平硐,利旧工程)。南部PD570与北部地表贯穿形成了PD570-1。+540m中段由北部四个平硐开拓而成,由东往西分别命名为PD540-1(设计名称PD540E)、PD540-2(设计名称MLB541.5)、PD540-3(设计名称PD540)、PD540-4(设计名称原有PD9-1),即设计的PD540-1、PD540-3及设计利旧工程的PD540-2、PD540-4。+510m中段由三个平硐开拓而成,分别为南部主平硐PD510(标高+508m)、北部PD510-1(标高506m)(设计名称PD10-1)及北部PD510-2(标高+512m)(设计名称:人行通风平硐)。在+510m中段北部主运输巷分别在9#~7#、0#~2#、和6#~8#之间设有1#、2#和3#主溜井与上中段连通,4#主溜井布置在南北主平硐靠矿体上盘位置,其中1#、4#主溜井与+540m和+570m中段连通,2#、3#主溜井与+540m中段连通。溜井井底标高为+510m;井筒园形断面,净直径4m,矿仓段4.5m。 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20年3月,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委托我公司(江西通安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对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 ||||
项目组长 | 田美智 | 技术专家 | —— | ||
报告编制人 | 田美智 | 报告审核人 | 施祖远 | ||
技术负责人 | 浦 鹏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 |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刘赟 | 参与评价安全评价师 | 李乐农 华金龙 | ||
现场工作人员 | 田美智、李乐农 | ||||
主要任务 | 对该矿进行了现场勘察和整改复查,收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建设项目资料,分析了该建设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对划分的评价单元及单元内的因素逐项进行分析、评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措施。 | ||||
现场工作时间 | 2020年3月31日-4月1日、2021年6月19日、8月18日 | 报告提交时间 | 2021年9月 | ||
其它 |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寻乌铜坑嶂钼多金属矿设备、设施和场所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的规定。矿山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安全生产条件较好;安全管理能满足法规要求,矿山地下开采符合**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 ||||
评价项目人员现场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