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9000吨六氟磷酸锂扩建项目安全条件报告.pdf
安全评价报告网上信息公开
报告编号:赣通危化现评字[2022]001号
项目名称 | 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9000吨六氟磷酸锂扩建项目安全条件评价报告 | ||||
项目简介 | 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属赣工信规字〔2021〕92号公布的江西省认定的化工园区、集中区之一。该公司于2013年6月13日在会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人杨赋斌,注册资本变更为肆仟万元整,经营范围为六氟磷酸锂、盐酸生产、销售;含氟新材料的研发、技术咨询,氟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除外)的生产、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实行国营贸易的货物除外);房租债、设备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六氟磷酸锂是生产锂电池****的核心材料,近年来其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司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来源于技术的合作引进,采用无水氟化氢溶剂法生产高品位六氟磷酸锂。由于公司具备了六氟磷酸锂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外和专业人才储备,通过对市场调研和风险把控,决定将六氟磷酸锂产能扩大到15000吨。拟投资5000万元在在厂区原有的103生产车间三内进行扩能改造,扩建201贮罐区一,新建204贮罐区二,扩建后罐区总共有5台氟化氢储罐和23台盐酸储罐,将原料无水氟化氢送料方式由槽车运输变更为管道输送。将产能由原有的1200t/a扩产到6000t/a。该项目于2021年9月17日在会昌工业和信息化局进行了备案,项目统一代码为:2109-360733-07-02-312008。 本项目拟在103车间北侧空地贴临扩建,建设年产9000吨六氟磷酸锂扩建项目。项目于2021年12月1日取得了江西会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备案通知。本次扩建后103车间生产装置将达到年产15000吨六氟磷酸锂的产能。 本项目不涉及剧毒品和易制爆化学品。涉及物料五氯化磷属于监控化学品,副产品盐酸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氟化氢、氢氟酸、五氟化磷以及氟化锂属于高毒物品,氟化氢、氢氟酸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涉及的氟化工艺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103生产车间三和201储罐区均构成**重大危险源。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及物料的理化特性可知,该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中毒与窒息、灼烫、容器爆炸等。
| ||||
项目组长 | 赵娟 | 技术专家 | —— | ||
报告编制人 | 赵娟 | 报告审核人 | 邬长福 | ||
技术负责人 | 黄伯良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 |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刘赟 | 参与评价安全评价师 | 赵娟宋明、陈嘉鸣、周金鹏、朱汝玲、刘赟 | ||
现场工作人员 | 赵娟、陈嘉鸣 | ||||
主要任务 | 现场收集企业基本信息,对企业周边环境及装置配套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应急管理、前置条件等进行了实地检查,采集现场影像资料。通过对企业周边环境、总图运输、工艺技术、原材料、装置装备、设施及电气、消防设施、应急设施、公用动力配套的安全状况进行勘察,辨识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程度评价,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对该建设项目安全条件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等进行了判定,得出风险评价结论。 | ||||
现场工作时间 | 2022.1.29 | 报告提交时间 | 2022.4 | ||
其它 |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本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中毒与窒息、灼烫、容器爆炸、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伤害、灼烫、淹溺、其他伤害等危险因素和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 2、危险化学品辨识结果 该项目涉及的各种化学品中,无水氟化氢、五氯化磷、氟化锂、氢氧化钠、氮气、五氟化磷、氯化氢、盐酸、二氯甲烷、R23以及柴油属于危险化学品,五氯化磷属于监控化学品,氟化氢、五氟化磷以及氟化锂属于高毒物品,副产品盐酸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氟化氢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不涉及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 3、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结果 该项目涉及五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氟化工艺。 4、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中氟化氢、氯化氢、五氯化磷、五氟化磷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内物质。重大危险源分级结果:生产装置单元103生产车间三构成**重大危险源、储存单元201储罐区一构成**重大危险源;其余储存单元均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5、主要单元评价结果 在对该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危险度评价、定量风险评价等评价方法对该项目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1、项目选址为江西省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厂址属于认定的化工园区,取得了相关用地规划许可。符合当地规划,与周边防护目标的距离大于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总图布置分区明确,拟建的制氮装置周边300内有煤气发生炉,不能满足《石油化工氮氧系统设计规范》(SH/T 3106-2019)表4.2的距离要求,根据该规范要求,吸风口处烃类等杂质的允许极限含量应符合表4.3的规定。因此初步设计应对制氮装置吸风口处的烃类等杂质进行检测,如*过该规范表4.3的烃类等杂质的允许极限含量,应调整制氮装置的位置。103生产车间与南围墙不足的问题,建议依据《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51283-2020条文解释第4.2.9条进行整改设计。本项目中控室拟设在厂区的401生产控制中心,现有的401生产控制中心耐火等级为二级。根据《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SH/T 3006-2012中的4.4.4条款,控制室建筑物耐火等级应为**。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对401建筑构件进行改造设计,使耐火等级达到**。 202丙类仓库依托原有的202甲类仓库,需对其进行防水防潮措施。如仓库的屋面需要做防水处理,仓库栈台设置防雨水的遮挡等,灭火剂宜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干燥砂土等,禁止用水。建议在202丙类仓库设有毒气体(检测氯化氢)检测报警装置。 3、206丁类仓库三、103生产车间的*大防火分区面积在可研报告未明确,本次评价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初步设计时应考虑。*大防火分区面积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4、无**明令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设备、设施与工艺条件、介质相适应,安全设备、安全附件及设施较齐全。工艺及设备设施符合规范的要求。 5、该项目给排水、冷冻、供热、压缩空气、氮气等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均独立设置,不依托现有设施,基本符合项目的实际需要,但是二氯甲烷罐需设置在103生产车间三室外。初步设计应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设备布置。 6、预先危险分析结果: (1)生产工艺装置单元:火灾爆炸,容器爆炸危险、中毒窒息、触电等级为Ⅲ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灼烫危险等级为Ⅱ级,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2)电气子单元:火灾、触电,危险程度为Ⅲ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 (3)给排水子单元:中毒窒息、淹溺、机械伤害、化学灼伤危险程度均为Ⅱ级(临界的)。 (4)制氮站单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容器爆炸、低温冻伤。容器爆炸危险等级为Ⅲ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低温冻伤危险等级为Ⅱ级,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5)自控系统单元: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火灾、中毒、容器爆炸等事故类型,事故类型危险等级均为III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 (7)其他公用辅助设施子单元:可能发生触电、机械伤害、中毒、高处坠落等事故类型,事故类型危险等级均为Ⅱ级,属于临界的,如果*过临界状态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排除和控制,使其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6)储运单元:贮罐区中毒窒息为III级(危险的),灼烫、高处坠落、**伤害等潜在事故因素。危险等级为II级(临界的)。仓库子单元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伤害等潜在事故因素,其中火灾、爆炸危险等级为Ⅲ级(危险的);中毒窒息、**伤害危险等级为II级(临界的)。 7、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明,在选定的6个单元的危险程度为“可能危险,需要注意”及以下,作业条件相对安全。 8、危险度评价结果:扩建后的103生产车间(丙类)及扩建的201罐区属于**危险,204罐区、206液氮罐为II级中度危险级别,202 丙类仓库为低度危险。 9、定量分析评价结果:由事故后果表可知,氟化氢储罐和生产车间三发生氟化氢泄漏,灾害模式为中毒扩散:静风,E类,201储罐区储罐破裂发生事故的*大死亡半径为100m,*大重伤半径124m,*大轻伤半径为148m.生产车间三的扩建车间母夜槽容器整体破裂的灾害半径*大,发生事故的*大死亡半径为96m,*大重伤半径120m,*大轻伤半径为144m.拟建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发生各种场景的泄漏所引发的中毒扩散中,未计算出多米诺效应半径的数据。考虑到项目涉及压力容器及车间反应设备温度压力失控等因素造成容器*压爆炸的可能性,爆炸碎片产生的多米诺效应不仅可能对周围建筑物、设备、人员产生破坏,还有可能造成二次事故,引发更大的事故发生,企业应**设备可靠性,并消除物理、化学爆炸环境,防止该类事故的发生。 评价结论∶ 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9000吨六氟磷酸锂扩建项目符合**、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要求,符合**产业政策、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在以后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建设施工、安装调试及生产运行中,合理采纳本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真正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工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可得到**控制,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本建设项目从安全方面分析可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