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2-8552077
当前位置:首页 >> 评价项目
评价项目
江西东鹏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项目安全条件评价报告
更新时间:2021-07-06


安全评价报告网上信息公开

报告编号:

项目名称

江西东鹏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项目安全条件评价报告

项目简介

江西东鹏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20日,法定**人孙梅春,注册资金5000万人民币,江西省新余市****产业开发区南源路。公司因发展需要,拟在新余****产业开发区化工园区内征地107300m2,合160.95亩,新建年产1.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项目。本建设项目总投资34238.99万元。

项目涉及的原辅材料主要为锂精矿、硫酸、石灰粉、双飞粉、氢氧化钠、20%氨水,磷酸、消石灰、盐酸、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天然气(作燃料用)、R407C(冷冻剂)等物质。焙烧尾气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酸雾等(混合物、浓度极低)、中间产物为氢氧化锂溶液,产品为电池级一水合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副产品为元明粉。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辨识,属于危险化学品有:硫酸、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天然气、氢氧化锂、20%氨水、磷酸、盐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原**原安监总局令(第36号)的要求,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安全评价,以便于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在安全生产方面符合**及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

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腐蚀(化学)灼伤、机械伤害、**伤害、高温灼烫、触电、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淹溺及有毒物质、噪声、高温、冻伤、粉尘等。项目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化学灼伤。

委托单位联系人

刘水金

联系电话

18870282804

项目组长

赖垂明

技术专家

宋祥云

报告编制人

赖垂明、宋明

报告审核人

肖友军

技术负责人

黃伯良

注册安全工程师

——

过程控制负责人

刘赟

参与评价安全评价师

赖垂明、宋明

现场工作人员

赖垂明、宋明

主要任务

现场收集企业基本信息,对企业周边环境及装置配套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应急管理、前置条件等进行了实地检查,采集现场影像资料。通过对企业周边环境、总图运输、工艺技术、原材料、装置装备、设施及电气、消防设施、应急设施、公用动力配套的安全状况进行勘察,辨识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程度评价,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对该建设项目安全条件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等进行了判定,得出风险评价结论。

现场工作时间

2019.10

报告提交时间

2019.12

其它

通过对江西东鹏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以及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危害程度等的分析评价,得出以下的评价结论: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项目涉及的原辅材料主要为锂精矿、硫酸、石灰粉、双飞粉、氢氧化钠、20%氨水,磷酸、消石灰、盐酸、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天然气(作燃料用)、R407C(冷冻剂)等物质。焙烧尾气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酸雾等(混合物、浓度极低)、中间产物为氢氧化锂溶液,产品为电池级一水合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副产品为元明粉。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辨识,属于危险化学品有:硫酸、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天然气、氢氧化锂、20%氨水、磷酸、盐酸。

2、本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

3、通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知,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腐蚀(化学)灼伤、机械伤害、**伤害、高温灼烫、触电、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淹溺及有毒物质、噪声、高温、冻伤、粉尘等。项目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化学灼伤。

4、危险化学品辨识结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令190号)进行辨识,本项目不涉及监控化学品。

依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令第445号)及附表规定进行辨识,该项目涉及的原料硫酸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依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2015年]第5号)辨识,本项目不涉及剧毒化学品。

依据《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进行辨识,本项目不涉及高毒物品。

根据《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1年版)进行辨识,本项目不涉及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根据**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及《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的规定,天然气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5、危险化工工艺辨识结果

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工工艺。企业拟采用DCS控制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管理和过程自动控制。

6、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进行辨识,本项目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二、主要单元评价结果


1、根据《产业结构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取得了发改委的项目备案批复,符合**产业政策;

项目选址于新余****产业开发区化工园区,有新余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分局的用地预审意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当地**规划。

厂址具有满足生产、消防及生活及发展规划水源和电源,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要求。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防护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

(1)该项目地区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经分析对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建设项目选址是安全的。

(3)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敏感点距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4)厂址距离厂金高速(G60)大于1000m,距离铁路线大于2000m,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要求。

(5)本项目500米范围内无高敏感场所(如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无重要目标(如党政机关、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无高密度场所(如大型体育场、大型交通枢纽等)和居住类高密度场所(如居民区、宾馆、度假村等);无公众聚集类高密度场所(如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无低密度人员场所(单个或少量暴露人员)。

3、生产车间、库房等生产区域装置四周设有环形通道,并相互连接;各建(构)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结构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规范的要求。

4、生产车间的层数、面积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厂房和库房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5、总平面布置中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的要求。

6、本项目无**明令淘汰的工艺和设备,采用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设施成熟,工程风险相对较小。

7、通过预先危险(PHA)分析可知:

(1)生产车间单元:

生产车间系统主要危险为火灾、爆炸、触电危险等级为Ⅲ级,危险性较大,需要注意;**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中毒及窒息、灼烫、灼伤、起重伤害、噪声危害危险等级为Ⅱ级,危险性小,其风险是可接受风险。

(2)电气子单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触电,危险程度为II级(临界的)。

(3)仪表自动化子单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DCS分散控制系统失灵事故的危险等级为Ⅲ级,压力差压测量装置故障、温度测量装置故障、自动调节系统失控故障、自控电源系统失电故障、自控接地系统故障事故的危险等级为Ⅱ级。

(4)给排水子单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中毒窒息、淹溺、机械伤害、化学灼伤危险程度均为II级(临界的)。

(5)制冷子单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冻伤和机械伤害危险程度为Ⅱ级。

(6)供热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高温烫伤等的危险等级为Ⅱ级,危险程度是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7)库房、罐区子单元存在中毒窒息、**伤害、腐蚀等潜在事故因素。事故的危险程度分级:中毒窒息、**伤害、腐蚀灼伤危险等级均为II级。

(8)消防、交通、安全管理、作业环境单元的危险性较小,危险等级为II级。主要是设施缺陷造成的,机械设备按规定设置防护装置、设施,**伤害要加强行驶违章,避免疲劳驾驶、无证驾驶等,加强安全管理,总体运行是安全的。

8、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转型酸化车间、浸出车间、苛化车间、冷冻车间、蒸发车间、结晶车间、氢氧化锂车间、碳酸锂车间、硫酸钠车间、电气作业、锅炉房作业、罐区作业、仓库作业、厂内运输作业等14个单元,均在“可能危险,需要注意”范围,作业条件相对安全。

通过对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如下:

(1)火灾、爆炸

由危险等级排序可看出,火灾、爆炸的危险等级为Ⅲ级,是生产车间、罐区主要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

(2)化学灼伤

该项目使用的大量的第8类腐蚀性物品。在生产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接触,因此,企业应对造成人员化学灼伤的各种原因引起重视及避免作业人员健康危害。

评价结论:江西东鹏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项目在认真落实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安全措施,并采纳本报告书中安全对策措施,真正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工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可得到控制,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本建设项目从安全方面分析可行,符合安全条件审查要求。


图片1.jpg

 



图片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