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料的危险性辨识结果 1、该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监控化学品、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特别管控的危险化学品。 2、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该项目所在生产车间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3、危险化工工艺辨识结果 该项目生产工艺不属于危险工艺。 4、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火灾﹑其他爆炸、容器爆炸、灼烫、中毒与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伤害、其他伤害、淹溺、与手工作业有关的伤害等;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有:有害化学物质危害、高温﹑噪声、粉尘等。引起事故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环境不良。 (2)危险有害程度评价结果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评价结果 生产车间二单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其他爆炸、粉尘爆炸、中毒与窒息、容器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坍塌与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等;其中,发生火灾、其他爆炸、粉尘爆炸、容器爆炸固有的危险等级为Ⅲ级,属于危险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的因素,需要立即采取防范和对策措施的因素;其它危险因素危险等级为Ⅱ级,属临界状的,为应予以排除、采取控制措施因素。 公用动力及辅助系统单元各子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评价结果如下: 仓库单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其他爆炸、中毒与窒息等,其中仓库发生火灾、其他爆炸的危险等级为Ⅲ级,属于危险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的因素,需要采取防范和对策措施的因素;其他危险等级为Ⅱ级,属临界状的,为应予以排除、采取控制措施的因素。 供配电单元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触电、电气火灾,危险等级均为Ⅱ级,为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的因素,应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给排水单元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机械伤害、触电,危险等级均为Ⅱ级,属临界状的,为应予以排除、采取控制措施因素。 货物起重机、加热间单元中存在火灾、其他爆炸、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等,其中火灾、其他爆炸、容器爆炸危险等级为Ⅲ级,属于危险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的因素,需要采取防范和对策措施的因素。其他危险性等级为Ⅱ级,属临界状的,为应予以排除、采取控制措施因素。 有害因素控制单元存在的有害因素为有毒物质危害、高温、粉尘、噪声,固有的危险等级均为Ⅱ级,属临界状的,为应予以排除、采取控制措施因素。 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评价结果 项目作业危险程度为可能危险,事故发生可能性小,其风险程度为可以接受。 (3)安全条件分析结果 项目建设场地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建设场地通过合理规划,其选址、周边环境、总体布局、道路运输等能符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厂址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稍高,自然灾害对项目建设具有**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自然条件适宜建设。 (4)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结果 建设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选择工艺为现行成熟工艺,其工艺技术、工艺过程已经实践验证,其安全可靠性可得到**。 项目的主要装置、设备、设施与项目生产过程匹配,储存设施与危险化学品储存相匹配。 项目公用工程设施、动力介质在采取相应补偿措施后可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项目潜在的危险因素在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后,可以得到**的控制,事故发生的概率小,风险程度可以接受。 项目涉及的噪声危害作业、高温危害作业、有毒化学物质危害控制作业、粉尘作业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能达到安全作业,其危害程度能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项目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按工程所需设立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及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5)重点防范和重点关注 项目应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其他爆炸、容器爆炸。 应重点关注的安全对策措施包括: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工艺;规范的设备设计、选型、材料、安装;防泄漏安全对策措施;**动力介质供应;按防火规定留出防火间距,设置可靠的避雷设施、静电接地设施;配备齐全消防设施、应急设施;设置**的泄压、止逆与紧急排放装置,采取相应的安全放散设施。 评价结论:江西欣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纳米水性色浆改建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周边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建设安全条件;项目选择的工艺过程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能达到**法规、标准规定要求;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控,在落实本评价报告提出的有关安全对策措施后,其危险有害程度能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项目建设能够实现安全运行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