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2-8552077
当前位置:首页 >> 评价项目
评价项目
分宜县江下铁矿1号尾矿库闭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更新时间:2022-05-20

53.分宜江下铁矿 1 号尾矿库闭库安全现状评价.pdf

安全评价报告网上信息公开

报告编号:赣通尾现评字[2022]010号

项目名称

分宜县江下铁矿1号尾矿库闭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项目简介

分宜县江下铁矿1号尾矿库位于分宜县钤山镇江下村境内,距分宜县西南方向直线距离18**,有乡村公路可以直达尾矿库,交通方便。尾矿坝坝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4′50.70″,北纬27°41′29.46″。

分宜县江下铁矿于2005年委托江西省冶金设计院编制《1号库方案设计》,尾矿坝为初期均质粘土坝+上游式尾矿堆积坝,初期坝顶高程为295.0m,*终坝顶高程为310.0m,总坝高38.5m,尾矿库总库容为45.458×104m3,尾矿库为山谷型,四等库,采用溢洪道排洪,采用排水斜槽+连接井+排水管作为日常排水设施,尾矿库汇水面积1.148km2;2009年7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012年6月,由江西省物化探地质工程勘察院对尾矿库进行工程勘察,2012年7月,由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对尾矿库进行稳定性分析,2013年1月延期换证,2014年12月因矿山停产,尾矿库停止运行,2015年7月24日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尾矿库一直停用至今。

2022年2月,江西省物化探地质工程勘察院对尾矿库进行现场测量,测量图高程采用1985年高程基准,因原初期坝体已被碾压碎石覆盖掩埋,因此闭库以现场实测地形图及工程勘察报告为准。现坝顶高程为303.0m,坝顶宽21.61m,根据工勘,现状坝顶轴线处持力层顶高程为279.0m,尾矿坝高24.0m,现状库容约29×104m3,尾矿库为五等库。尾矿库停用已久,且不再使用,应进行闭库。

根据《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第七章**条规定:对已达到设计*终堆积标高并不再继续加高扩容,或由于各种原因未达到设计*终堆积标而提前停止使用的尾矿库,应进行闭库设计。我公司受分宜县江下铁矿委托,承担了1号尾矿库闭库的安全现状评价。

项目组长

施祖远

技术专家

——

报告编制人

施祖远、王文洪

报告审核人

李乐农

技术负责人

杨明

注册安全工程师

——

过程控制负责人

刘赟

参与评价安全评价师

——

现场工作人员

施祖远、王文洪

主要任务

对分宜县江下铁矿1号尾矿库进行现场调研,收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尾矿库设计资料、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资料和尾矿库现状资料。根据该尾矿库的筑坝方式、尾矿排放型式、防排洪构筑物的特点和尾矿库的地理环境条件,针对该尾矿库管理体系、制度、措施和技术装备情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量地分析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安全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在此基础上编制本评价报告,以作为该尾矿库闭库设计的依据,并报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现场工作时间

2022年2月18日

报告提交时间

2022年3月5日

其它

按照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考虑该尾矿库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以及筑坝工艺,将分宜县江下铁矿1号尾矿库划分如下评价单元:安全管理、防洪排水、尾矿坝体、安全监测系统、辅助设施及库区环境。根据该尾矿库危险、有害因素的特征以及为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本评价报告选用预先危险分析(PHA)、尾矿库调洪演算、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安全检查表法。

综合评价结论:分宜县江下铁矿1号尾矿库尾矿坝外坡较陡、无浸润线监测设施,正常运行条件下尾矿坝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排洪系统*大下泄流量不满足规范要求等,尾矿库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不及时处理若遇200年一遇的洪水将会导致洪水漫坝或溃坝事故。分宜县江下铁矿1号尾矿库应尽快完成所有闭库程序,闭库设计应按正常运行标准进行闭库整治设计,**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稳定性满足规程要求,维持尾矿库闭库后长期安全稳定。